煤炭作为我国兜底保障能源,其开采离不开钻探技术的支撑。我国煤矿区钻探技术装备经过数十年发展,初步形成了系列化钻探技术装备,有力推动了我国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但在关键技术领域,国产设备与国际领先水平依然差距较大,奋起直追仍是摆在钻探领域企业家和技术人员面前的艰巨使命。2021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印发《煤炭工业“十四五”安全高效煤矿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加快破解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瓶颈, 提升装备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政策的东风,为企业家大展身手提供了更大舞台。
走进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有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合”)。这家隐形冠军企业志存高远,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作为目标,用科技触摸自然极限,用服务创造幸福生活。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丰富,但两大要素必不可少:创新与冒险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在我国钻探领域,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出于发展民族定向钻探产业、提升我国煤矿安全治理水平的社会责任感,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勇于挑战的不屈精神,在业内长期坚守、耕耘、奋斗,打破了国外对定向钻探技术的垄断,为中国矿业深入发展充当了攻坚排头兵。
太合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公司于2013年12月成立,主要是做钻探设备、配套钻具、仪器仪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集装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工程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不到10年,公司就从一家20多人的小企业成长为全国领先的钻探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内煤矿瓦斯定向钻装备领域技术最强、顶级规模、新产品最多的民营领军企业。目前,太合拥有50多项专利技术、年产钻机150套,钻杆10万根,智能测量系统300套,产品行销十余省,服务带动产业链300余家企业共同发展。
钻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称为卡钻。主要有键槽卡钻、沉砂卡钻、井塌卡钻、压差卡钻、缩径卡钻、落物卡钻、砂桥卡钻、泥包卡钻及钻具脱落下顿卡钻等。地层构造情况、钻井液性能不良、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卡钻,必须针对详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解卡。
在那次历时近8个小时的突发卡钻事故中,卡钻诱因是一块形状类似钻杆的煤块。
亲身经历的王义红分析,在负1000米下的复杂地质条件中,如果钻杆自带螺旋,就可以在转动中搅碎煤块,而且能顺着螺旋槽排出碎煤,卡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看起来理论可行,路径清晰。
加上当时钻杆只能从澳大利亚进口,高售价极大拉高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以钻探地下1000米距离计算,要使用到330余根3米长的钻杆,每根钻杆售价约9000元。苦于没有低价优质的国产替代,生产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先利他,后利己。王义红合计,不如自己成立公司研发一款螺旋钻杆,既解决卡钻隐患,又企业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如此一来,就将客户的痛点转化成企业的利润点。
知易行难,从理论到实践必定有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螺旋钻杆之所以无法无法进口替代,主要在于国内企业尚未掌握个中的精细工艺。一台定向钻机由上千个零件组装完成,对制作流程与工艺的要求极为严苛。
其中,最难之处在于接口处螺纹的精巧设计。使用中,螺旋钻杆不仅要承受高扭矩、高弯矩带来的考验,还需要高品质带来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孔深1500米的定向钻孔施工为例,需要500根3米长的钻杆不断钻进、连接完成,一根失败就造成整个工程的事故。
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历经无数个日夜奋战,反复承受失败的打击,王义红带领技术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点点滴滴改进着螺纹设计。大家终于做出样品,满怀期待与忐忑进入测试阶段。
在晋煤集团寺河矿工业性试验中,太合的“螺旋钻杆”首战告捷,第一次下钻就成功钻进400米,在业内一钻成名。这根钻杆的成功,赢得了国产钻杆的市场信誉,为刚成立的太合积累了第一桶金。
2015年,太合自主研发的ZYL-6000D定向钻机、YSX15型有线随钻测量装置首次获得国家矿山用产品安全认证和防爆类产品认证。 由此,太合成功完成从一根钻杆的研发生产向整机装备研发制造的转型。
创新永无止境,在王义红带领下,太合的定向钻机智能化、钻孔护孔一体、水力冲孔增透等重大创新项目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慢慢的变多的新产品在工业性试验中赢得认可。
2020年,王义红将公司的战略目标由矿山定向钻探向“大钻探产业”调整,布局非煤矿山、市政、地质勘查、水利勘探领域,提出将太合建设成“国际一流钻探公司”。
在正确战略引导下,公司克服疫情等负面影响,年产值仅用一年就从2.6亿元增到5亿元,发展迈上快车道。
方向对了,创业之路就不怕遥远。经历数不尽的风雨波折,王义红带领太合一路成长为陕西省“制造业优秀企业”,总资产达7.1亿元。现有员工550名,增长了近28倍。
太合的成功,在于其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客户的真实需求的理解。他们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企业的战略布局,构建了钻探、钻具、勘探、新材料、物探及智能化五大业务体系,使得太合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为大钻探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项目咨询服务。这种全面的业务布局,不仅增强了太合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技术革命加速演进,非化石能源替代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实施,对煤炭行业乃至能源领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与国际一流企业比,国内企业最缺乏的是原发能力和首创精神。善于模仿、轻于创造,是人们对中国企业群体的普遍看法。
太合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坚定的创业理念和对技术的持续钻研。王义红深知,要想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太合立足于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设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匹配的专业研发机构,专职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总人数的20%以上。共有专业研发人员80余人,其中省部级领军人才1人,高级工程师8人,博士5人,硕士20余人及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0余人。
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为企业研发指明了路径。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突破煤炭智能钻探关键技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明白准确地提出,研发探水钻孔、防突钻孔、防冲钻孔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明确,对瓦斯防治钻孔机器人、防冲钻孔机器人等予以支持。王义红将企业研发计划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框架中去,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
作为创新驱动型企业,太合每年投入到研发的费用不低于企业产值的5%。2021年投入1000多万研发试验设备,建立钻机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钻机性能实验室、随钻测量研发技术室、失效分析实验室。2022年投入研发经费3200余万元,2023年预计投入研发经费约5500万元。
太合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多所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探讨研究和开发。通过高层次的密切合作,太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企业深入开展研发技术提供有力支持。
得益于王义红对技术创新的格外注重,太合团队不断研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太合智能钻探成功开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ZYL系列定向钻机、YSX系列随钻测量装置等产品,并形成了以定向钻探装备为主的全链条经营体系。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ZYL-25000D型千米定向钻机,单孔最深达2001m,刷新了太合智能顺煤层定向钻进纪录,最高日进尺达165m。这款具有特别意义的产品,克服了煤层起伏变化大、煤层厚薄不均、穿软泥岩的不利地层条件,在扭矩和终孔、工艺工法等方面达到业界顶尖标准,标志着国产千米定向钻机由此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渐次推出的创新产品,不仅提高了国内企业的钻探效率,更提升了太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公司共取得国家专利50件,其中1件为国际首创,12件为国内领先,并承担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可控轨迹智能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2023年5月,太合投资10亿元建设新的高端智能钻探装备基地,投产后将进一步延伸西安市智能钻探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继续向前发展。
太合的发展历史,能够说是一部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史诗。从自主研发的螺旋定向钻杆在晋煤集团的推广,到定向钻机、随钻测量装置获得国家矿山用产品安全认证,再到获得“MA”认证的定向钻机和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装置,每一次的突破都彰显了太合在研发技术上的决心和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智能化钻探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太合将继续投入研发力量,开发更加智能化的钻探装备和系统,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钻探效率和安全性,持续拉升钻探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在普通人尚在等待明天时,企业家已经在洞察先机,迎着待起的朝阳星夜前行。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方面,王义红早早看到了数字化的经济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和光明前景。
企业家的格局,应该是不同凡人的大格局。秉承开放态度,通过强强联合,来强化行业的领头羊,是王义红的一贯主张。
2023年9月19日,太合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涵盖顶层规划到数字运营的太合数字化转型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双方围绕“建设数智太合”的发展愿景,以公司制作研发优势为基础,叠加华为标准数字化转型服务方法,通过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实际运营方案验证,形成一套创新体系、一套服务体系、一组高效运营体系、一套数字化企业架构。双方利用数字化技术成立联合项目团队,合力培养一批数字化人才,全方面提升企业在研发、生产、供应、工程、销售到服务等领域的业务能力,助力太合成为全世界领先的钻探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
数字经济时代,谁抢占先机,就可处处领先,形成卡位优势。王义红意识到,携手华为共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深化与华为等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可以在互利共赢中满足市场用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有了钻探领域的成功基础,王义红适时开展扩张战略。2023年12月2日,太合旗下三家子公司正式揭牌,分别是陕西博迈合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博迈合盛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太合油气勘探(陕西)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是太合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太合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三家子公司将依托太合固有优势,高起点进入我国能源勘探领域,在拓宽经营事物的规模中提升整体综合实力。
数学中最稳固的三角形,被王义红应用到下属公司的框架设计中去。三家公司既能形成优势互补,又能在内部形成竞技争锋的自我加压格局。
除了技术优势和市场战略,太合的成功还离不开其强大的团队和企业文化。从研发团队到市场团队,任何一个人都充满了激情和使命感,他们深知每一次的突破和创新不能离开团队的协作和努力。而太合的企业文化则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扬鞭策马。历经十年发展,太合在业内早已颇具声名。但太合不满足既有成绩,已悄然制订启动了沿“一带一路”扩大产品出口的战略,为打造百年太合的发展愿景付诸行动。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指出:这家企业有两个特点显而易见:一个是智能化,钻、探、测、控一体,大大的提升了钻探的精确度和效率;第二个特点是服务化,它是服务型制造业。这两个特点,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回顾太合智能钻探的成功秘诀,其对技术的持续钻研、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及强大的团队和企业文化,共同支撑起了太合智能钻探的辉煌成就,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尽管中国经济当下面临一些挑战和下降带来的压力,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形态趋势,中国制造的前景必然光明。身处大时代,太合将携手旗下各子公司,继续秉持“专业、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用企业家精神为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我国钻探、能源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以更多高品质的产品融入世界、创造未来。